>新聞中心>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MEDIA REPORTS

吳小龍:在造夢、追夢、圓夢中超越自我

返回 發(fā)布時間: 2021/12/27 11:14:12 | 來源: 知乎網

編者按

      2021年春夏之交,潤商創(chuàng)始人陳潤帶領作家團隊遠赴廣西,對小龍集團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采訪調研。經過半年多時間潛心創(chuàng)作,潤商2021年重要作品小龍官方傳記即將完稿。

      為了弘揚“愛國、創(chuàng)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五位一體的企業(yè)家精神,陳潤老師以《吳小龍:在造夢、追夢、圓夢中超越自我》為題,在《企業(yè)家》雜志2021年12月刊撰文講述吳小龍的奮斗故事(發(fā)表時有刪減)。行文跌宕起伏,啟發(fā)令人回味。

     《企業(yè)家》(月刊)創(chuàng)刊于1987年,由國務院國資委主管、中國企業(yè)家協會主辦,30多年來影響深遠。

      作為《企業(yè)家》等權威雜志長期合作的特約撰稿人、專欄作家,陳潤老師將在2022年繼續(xù)與企業(yè)家對話,創(chuàng)作更多精彩文章。

 

《企業(yè)家》雜志內文欣賞

“當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地產大暴雷時代,隨著昔日財富、商界傳奇英雄跌下神壇,人們不再相信大者恒大、強者恒強的神話,甚至質疑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地產行業(yè)在社會進程的價值。從極端走向極端恰是遠離真相、拒絕理性的開始。實際上,大幕之外,亂局之中,一個有趣的新現象值得研究:在每一座三、四線城市,都有一家數十年歷史的本土地產開發(fā)商傲視群雄,它家喻戶曉,它越過越好。

      吳小龍1954生于廣西貴港,1978年離開農村進城闖蕩,1995年躋身全國500家最大私營企業(yè)第208位。20世紀初,他把廣州星河灣“照搬”到三四線小城,成為高端代名詞。在2016年之后與萬達、恒大、碧桂園、融創(chuàng)等地產巨頭的較量中,他以本土唯一選手孤軍奮戰(zhàn)完勝群雄。此后,他繼續(xù)在新冠疫情的行業(yè)低潮中逆勢上揚,以同比增長47%的佳績再創(chuàng)新高。

      時代造就英雄,英雄也成就時代。一個人如何在歧視與偏見中白手起家,如何把握機遇、穿越周期倔強生長,如何將奇思妙想化為商業(yè)成就,以及如何在強者兵臨城下的危局中大獲全勝,吳小龍給出了他的奮斗故事和答案:相信社會進步,順應時代變革,堅守誠信和品質,勇于擔當,勤奮務實,就能實現遙不可及的夢想,擁有值得尊敬的地位。

01、誠信和質量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1978年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偉大年份,改革開放春潮涌動,勇敢者傲立潮頭。在并不開放的廣西貴縣(1988年更名貴港市),24歲的吳小龍帶著5塊錢和一把跟堂兄借來的磚刀,離開了家鄉(xiāng)大圩鎮(zhèn),跟隨鄉(xiāng)親外出從事建筑業(yè),心情如籠中鳥直入云霄。

      吳小龍第一次感受到生而為人的價值:“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沒有歧視。我有手有腳,天地之大總有容得下我的地方。只要為人謙虛、賣力,你尊重人家,人家也尊重你,人人平等。”至少在工地上,他已經用實力建立超越絕大多數同行的口碑。

      在工地干了4年建筑,1982年,吳小龍成立了自己的施工隊——貴港市教育建筑工程隊。不料,剛開張第一個工程項目貴縣第二綜合門市部就遇到天大的麻煩。地塊下面是一攤爛泥潭,無論怎樣投入土石方打基礎都填不滿,原有圖紙無法滿足安全施工條件,吳小龍全部作廢,自行設計圖紙推進工程。但由于成本超支,甲方不愿繼續(xù)出資,一口咬定吳小龍必須按合同約定承建,甚至不惜將他告上法庭。沒有設計資格的吳小龍輸了官司賠了錢,還被判必須在半個月內將工程完工交付使用。

      創(chuàng)業(yè)首戰(zhàn)遭此慘敗,氣急攻心的吳小龍突然臥床不起,他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你要這樣下去,我也不活了!”妻子的哭訴猶如驚雷,吳小龍如夢初醒,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回到老家大圩鎮(zhèn),憑借長久的信譽和口碑,通過賒賬的方式解決了建設所需的磚瓦門窗等材料。第二天一大早又趕往距縣城56公里的古樟鄉(xiāng)樟木村,毛遂自薦,憑以往過硬的工程質量拿下樟木小學的校舍建設工程,并且從預撥款中劃撥部分資金解決第二綜合門市部項目的燃眉之急。

      吳小龍說:“誠信和質量,是人民大眾千古認可、永遠不變的真理。”憑借樟木小學有口皆碑的建筑質量一炮打響,在貴縣教育界和建筑行業(yè)脫穎而出。1986年,國家頒布《義務教育法》,開始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大力發(fā)展義務教育事業(yè)。貴縣“搶修中小學危房工程”和“普九”基建工程全面鋪開。吳小龍抓住政策機遇,由此開啟了10年多的校舍建設工程。

      “按照常規(guī)去做,永遠都是常人。”吳小龍在施工技術上大膽創(chuàng)新:圖紙要求普通抹灰,他偏要按照高級抹灰施工;國家標準按照兩米檢尺驗收,他加碼到三米,結果墻面與三米檢尺的縫隙連一張報紙都塞不進去,他甚至發(fā)明“墨斗彈線法”,用墨斗蘸石灰水拉線彈在樓面上,讓工人按照線條扎鋼筋,每個網格如同機器測算一般精確。吳小龍領導的建筑隊獲貴縣“1988年度竣工單位工程質量評比第一名”錦旗,贏過當地國有建筑公司。

      在建設校舍的過程中,吳小龍深切感受到地方教育落后與學生貧困現狀,聯想起幼年失學的痛楚,他先后給貴城四中、三里二中、西江小學、中里高中等學校捐資45萬元。1993年,吳小龍捐資100萬元成立廣西吳小龍教育基金,打破廣西教育事業(yè)捐款最多的個人紀錄。時至今日,吳小龍依然熱心慈善公益事業(yè),據不完全統(tǒng)計,他和公司為扶貧助學、賑災救濟、城市建設等公益事業(yè)捐贈超過4800萬元。

      1994年小龍建設工程公司成立慶典1994年7月4日,廣西第一家私營建筑企業(yè)——貴港市小龍建設工程公司誕生。吳小龍的事業(yè)進入發(fā)展快車道,從1994年到1997年,小龍建設工程公司實現總產值1.9億元,利稅1930萬元,連續(xù)4年工程合格率達100%,優(yōu)良率達70%,高于整個廣西平均優(yōu)良率的4倍。1995年,小龍位列全國500家最大私營企業(yè)第208位,廣西200家私營企業(yè)第6位,雄厚實力可見一斑。

      此時,吳小龍開始考慮擴張路徑,抓住偶然機會投巨資建設藥用塑膠片材生產廠,期待以科技推動發(fā)展。此后,他陸續(xù)投資成立房地產開發(fā)、塑料型材、物業(yè)管理、林業(yè)等實體公司,組建廣西小龍集團。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堅守,吳小龍圍繞實業(yè)所做的多元化擴張毫無起色,包括沿建筑產業(yè)鏈上游所做的塑料型材公司都無力支撐,而房地產開發(fā)、物業(yè)管理等也名不副實,發(fā)展緩慢。即將到來的新世紀令人無限遐想,吳小龍的腦海中日夜閃爍著一個碩大無比的問號:建筑企業(yè)該走怎樣的擴張成長之路?

02、一個人,改變一座城

      2000年,在西部大開發(fā)、新貴港市大開發(fā)大建設的政策機遇下,吳小龍通過舊城改造和商住房開發(fā)的模式進入房地產市場,開始由建筑商轉型為地產開發(fā)商。

      港寶商貿街是吳小龍的轉型之作。這是一塊雜草叢生的荒地,中間還有一條鐵路穿過。項目在有驚無險中如期開盤,但首期300多套商住房推出后無人問津。吳小龍石破天驚的提出:自己掏錢建設鐵路立交橋、打通市區(qū)南北、貫通新舊城區(qū),這樣商鋪才能旺起來,港寶商貿街才有出路。短短幾天時間,100多套商鋪銷售一空。到2002年元月,300多套房預訂率超過90%。

      盡管發(fā)改委等政府部門積極支持,但是要協調柳州鐵路局同意支持港寶商貿街下貴糖專項鐵路立交橋、黎湛鐵路立交橋建設并不容易,而且在不影響鐵路正常運行的前提下施工建設也不簡單。2003年,經過困難無其數的考驗,貴糖小鐵路立交橋即將完工、黎湛鐵路立交橋順利開工,終于兌現當初的承諾。吳小龍的商業(yè)奇思與過人膽魄、永不放棄,不但實現了港寶商業(yè)街的成功,而且給城市帶來巨大改變。自此之后,吳小龍陸續(xù)與同行聯手開發(fā)了美嘉寶花城、國際生活港、金港商貿城、東方巴黎、唐人街等多個商業(yè)地產項目。

      隨著實力與日俱增,吳小龍決定以高品質殺入高端住宅開發(fā)項目。那時候,廣州星河灣被視作中國大盤模式、高端住宅的典范,吳小龍帶隊在廣州考察之后命令道:“以后我們貴港樓盤的園林設計,就要按照廣州星河灣的設計標準,一分都不能打折扣!”眾人面面相覷,當時星河灣每平米均價約7000元,差不多是貴港的7倍,如此天差地別,不可能在貴港建得成高檔小區(qū),就算建起來也賣不出去。

      前往廣州之前,吳小龍已經拿到耗資70萬元的盛世名門項目規(guī)劃方案,但他并不滿意,重新出高價請知名設計公司推倒重來,并請廣州知名園林公司栽種稀有植被,大手筆建造園林景觀。不止于此,吳小龍首次將電梯房和地下車庫概念引入貴港,不僅提高了當地住房檔次,而且改變市民生活方式。

      在建設過程中,吳小龍始終從客戶體驗出發(fā),堅持高品質理念。當時的施工標準大多是“一底兩面”(一遍底漆,兩遍面漆)、涂兩次,但盛世名門卻是“一底三面”、涂三次。貴港樓盤入戶門寬度普遍是90厘米,但吳小龍到現場檢查覺得不夠大氣,要求砸掉之后重新做成1.05米的寬度,頓時開闊許多。而且,考慮到市民過年貼春聯的習俗,他特別要求入戶大門預留出25厘米的寬度。滴滴細節(jié)折射出吳小龍對美的追求和對人的溫暖。

盛世名門

      2004年3月13日,盛世名門開盤大獲成功。2005年,這個項目獲得國家住建部授予的房地產行業(yè)最高榮譽“廣廈獎”,至今仍是貴港高端樓盤的扛鼎之作。由盛世名門起航,吳小龍以“高品質+標準化”的模式不斷開發(fā)高端樓盤,盛世荷城、盛世嘉園、盛世悅城、盛世天禧、盛世荷悅府、盛世青云府等盛世系列已布局第十五府,以開創(chuàng)的姿態(tài)從市中心開枝散葉,一次次刷新貴港人的居住風貌,賦能城市成長,營造美好生活。

      伴隨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風云變幻,貴港地產行業(yè)格局穩(wěn)中有變。2016年,萬達、恒大、碧桂園、融創(chuàng)、金科、彰泰等全國性房企巨頭紛紛進入貴港,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將本地地產企業(yè)打得七零八落,除小龍傲然挺立之外,幾乎全軍覆沒。

      地產龍頭以高周轉為目標的高舉高打模式,加上以精裝修為風潮的交房標準,吸引貴港市民趨之若鶩搶購。然而,小龍集團經歷最初的慌亂應對和被動跟隨之后,最終拿出“以我為主、以攻為守”的御敵之策,更加堅信品質至上、誠信為本,不斷推出高品質樓盤,同時將物業(yè)服務水平做到本土最好。

      群雄逐鹿兩年之后,從2018年初到2019年5月份,貴港房價一路飆升,最高均價將近7500元,但是此后又跌破6500元。過山車般的漲跌引發(fā)維權風潮,特別是精裝標準縮水、房屋交付標準與宣傳不一致、開發(fā)商延期交房等問題頻發(fā),外地開發(fā)商應接不暇。經此一役,人們更加青睞小龍的地產,吳小龍的樓盤不僅比房企巨頭售價更高,而且賣得更快、更多。

      2020年4月26日,盛世嘉園成為貴港首個、廣西第二個“交房就得證”項目,16名業(yè)主“一手拿鑰匙、一手拿房本”的照片引爆當地網絡新聞。政府部門沒有選擇房企巨頭而是小龍集團做試點,無疑是出自品質、管理、社會責任等多維度的綜合考量。突出重圍之后,吳小龍更關心如何以承擔社會責任、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出發(fā)點,推動企業(yè)新一輪轉型。

03、成功傳承就是成功轉型

      作為廣西東南部、西江中游的內河港口城市,貴港GDP位居廣西第五,但只相當于省會南寧的30%左右,常住人口也只有430多萬。27年深耕家鄉(xiāng)熱土,小龍集團已發(fā)展成為廣西僅有的幾家“雙一級”資質房開企業(yè)。2019年,小龍集團上交國家稅金3億多元,安排包括建筑工人在內的4000多人就業(yè)。2020年,在新冠肺炎蔓延肆虐的陰霾中,小龍集團逆勢增長,實現銷售收入25.33億元,同比增長47%,達到歷史新高點。

      然而,房地產行業(yè)今非昔比,“房住不炒”、“穩(wěn)地價、穩(wěn)房價、穩(wěn)預期”的宏觀調控政策已定下總基調。隨著房地產行業(yè)從增量轉向存量市場,與各大龍頭地產商一樣,吳小龍?zhí)崆安季中沦惖?,在更廣袤的領域助力城市發(fā)展。

      近年來,吳小龍有意識的將部分商鋪自持,享受商業(yè)物業(yè)租金帶來的豐厚回報,提供長期穩(wěn)定的現金流,進而抵抗房地產行業(yè)的周期性風險。此后,他進一步在住宅地產項目中規(guī)劃商業(yè)項目。2021年,在售樓盤盛世瑞府就將精品酒店作為一項長期持有物業(yè)投入建設之中。酒店短期內肩負著配套完善綜合商業(yè)體、豐富集團業(yè)態(tài)品質的功能,為自持物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可能性。

      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自然死亡率逐年上升,每年死亡1000萬人左右,公墓已經成為一項值得投資的事業(yè)。全國最大的殯葬企業(yè)福壽園整體收益的87%來自于墓地,看起來像是一家另類的“地產公司”,上市時毛利率80%,凈利率38.5%,但業(yè)務量僅占全國1%。2018年,吳小龍在原來園林業(yè)務的基礎上涉足公墓行業(yè),繼續(xù)用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在新領域獲取成功。

吳小龍積極投身教育事業(yè),打造貴港博雅公學

      吳小龍不僅是企業(yè)家、慈善家,也是教育家,對教育事業(yè)情有獨鐘。從2006年第一家幼兒園盛世名門幼兒園起,小龍集團旗下的盛世荷城幼兒園、盛世嘉園幼兒園、盛世悅城幼兒園等相繼建設并投入使用,深受家長、孩子和社會各界認可。2021年5月,小龍集團與博雅公學合作,打造一所12年一貫制的民辦高端國際化學校,在全國范圍內招聘名校畢業(yè)生組建極強師資力量,為改變貴港教育的落后面貌竭盡全力。

      不過,這些都不是吳小龍最牽掛、最珍視的事情。從2012年開始,吳小龍投入龐大的財力、人力、物力打造一座精品園林——吾園。這是小龍集團高品質最集中、最具象的展現,也是吳小龍魂牽夢縈的心愿。他說:“我從五十幾歲開始做,預計七十幾歲才完成,從一張白紙開始,打造一座稀世珍寶留給后人。”

      按照吳小龍的設想和規(guī)劃,吾園建成之后將成為全國數一數二的園林。在他看來,這不是一個人、一個家族、一家企業(yè)的事情,而是留給一個時代、一座城市甚至給國家的文化瑰寶。吾園如同一座有生命、會呼吸的城市地標,未來將會給貴港乃至廣西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品質帶來諸多積極影響。

      事業(yè)總有起落,精神終將傳承。甚至與吾園相比,吳小龍更在意基業(yè)長青、精神永存,他深信,企業(yè)要想走得更遠,就必須以質量和誠信的企業(yè)文化為主導,在堅持主業(yè)的道路上多個板塊齊頭并進。“我看的不是眼前,我把質量和誠信化作有形資產開路,更視為無形資產托底,推動企業(yè)前進,走向百年老店。”

      在將近30年的奮斗歷程中,吳小龍帶領一代又一代小龍人,身體力行地對每一個產品和每一位客戶負責,推動當地房地產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通過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在客戶心中塑造品牌價值。這是一份責任,也是從勝利走向制勝的關鍵。

      多年以來,甚至多年以后,在中國浩浩蕩蕩的現代化進程中,吳小龍并非知名度最高、成就最大的企業(yè)家,小龍集團也不是規(guī)模最大、利潤最高的企業(yè)。但是人們提起“小龍”二字,一定會說這是一家有責任感、使命感、值得尊敬的企業(yè),吳小龍是一個不斷造夢、追夢、圓夢的與時代同行的奮進者。

      用奮斗定義自我,成就自我,超越自我,這是吳小龍的奮斗故事,也是當代中國企業(yè)家的縮影。

文/陳潤(財經作家陳彧清對本文亦有貢獻)